今日有感:看到新闻说,俞敏洪老师说自己不喜欢电视剧狂飙。俞敏洪老师在一次公开演讲时称,狂飙这部片子我不太喜欢,因为里面的民营企业家没一个好人,并表示如果企业家只想赚钱或投机倒把,最后就会跟电视剧狂飙里的高启强一样,一定会出现无穷无尽的后遗症,从俞老师的话语中,我可以感受到老师对无良企业家的愤恨,似乎还有那么一丝对该剧出品方的怨怼。
具体来说,就是在劝导性的信息里,不要把不良行为渲染得过分普遍,因为这反而会让不良行为变得正常起来。这是在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影响力原则,且经受过科学试验的检验。这样看来,俞敏洪老师的怨怼或许是很有道理的。狂飙虽是反黑题材,目的是为了警示世人,但最后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1、急需俞敏洪在北大开学典礼上讲话的读后感题目是:<只要理想和良心在心中>演讲稿内容是: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
尽管我高考经过3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我们班分班的时候,50个同学分成3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我也记得自己进北大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书在读,我拼命地追赶。
2、俞敏洪人生感悟1、你的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远。只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2、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对所从事职业的爱好和专注,比上什么大学主要不知多少倍。3、司空见惯是损坏美好生涯的祸首罪魁。人一旦陷入到习认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妙事物的感知和休会才能。4、假如我们感到被“逼”着做某些事情时,不用为此觉得无奈或烦恼,因为这些事情从久远来看兴许不是坏事。
“两种毛病”不能犯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等待,有对未来事业、成就和幸福的寻求。面对未来时,我们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我在北大的时候就犯了第一个过错:我判断自己这辈子基础上没有什么长进,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农夫,我长得太丢脸了,基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断定到最后,我变得无比愁闷,最后得了一场肺结核。
3、俞敏洪观后感100字?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