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过程的几个阶段(1)准备期

用研究促成长,以成果助成就——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途径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美凤专家讲座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美凤专家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她分享了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途径,鼓舞了在场的教育者们,黄美凤专家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手教师、熟手教师和卓越教师,新手教师是刚刚踏入教育行业的人,还缺乏经验和自信。

而卓越教师则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改进,致力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个人专业水平的教师。她鼓励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奋进,争取成为卓越教师。教师的二次成长期是指在教学经验丰富后,再度面临教育教学的急剧变革时期。这个阶段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培养新能力,并适应新的教学需求。黄美凤专家指出,教师二次成长期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成绩的稳步上升。

1、教师成长过程的几个阶段

(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素质的特点:第一,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第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第三,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

(3)发展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的矛盾。(4)创造期。创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人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初期。

2、简述教师成长的过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相互关系上。(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如下:阶段是“前发展阶段”,指的是教师在进入师范院校之前的那些经历,实际上是中小学学习的体验。阶段是“基础发展阶段”,指的是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的专业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将接受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同时也缺乏起码的专业服务经验的支持。阶段是“持续发展阶段”,指的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后的全部发展过程,对于中途不改变职业种类的教师来说,这个阶段带有终生的性质。

非关注阶段这是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经验对今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前科学”的教育教学知识、观念甚至一直延续到教师的正式执教阶段,虚拟关注阶段该阶段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该阶段专业发展主体的身份是学生,至多只是“准教师”,这使得他们所接触的教学情景和教师生活带有某种虚拟性。